close

 

有鑑於店內事情太多

於是我提出要求

那就是我需要一名夥伴減輕我的負擔。

以前曾聽過店內的MIS警告說

「上級人士覺得剪輯影片很簡單」

我有只是聳聳肩說「這樣啊」

當上級人士跟我提出說那就隨便抓一個人

然後讓我從頭敎起

那一刻我就知道MIS所言不疵。

剪輯影片這種東西

可不是像學Microsoft Office那樣

這就像老菜說的

不是給你鉛筆你就會畫素描一樣。

 

剪輯軟體和文書軟體

是有一定的差異性

雖然同樣都說是電腦軟體學習

但是文書製作是紙上的文字邏輯

而影片製作卻是影片上的視覺邏輯。

以內容用"圖層"這二字為假設

文書的邏輯是利用腦中的圖層去堆疊文字

但影片的邏輯是把每片圖層化成視覺上可見的圖層

再去電腦內進行實質上的圖層排列

最後才呈現與腦中最相近的畫面。

簡單說

前者是腦中圖層透過腦的轉讀化成現實文字敘述

而後者則是腦中圖層透過電腦軟體操作才能化成現實畫面

這時文書和剪輯軟體間的差異性就出現了

在於Tool的影響性

文書軟體中的Tool影響度絕對不會比剪輯軟體的影響度更來的高。

 

再來就是內容的呈現。

影片製作上哪一秒需要轉場?

為什麼這時候要轉場?

要用什麼方式轉場?

什麼樣的順序?

什麼樣的從這個點到那個點?

怎樣利用影片節奏讓人循序漸進的理解邏輯?

雖然因應現代人的樂活需求

許多記錄從照相機換成攝影機

剪輯軟體也從密密麻麻英文字變成簡單易懂的工具圖像化

但是在那背後的練功

不是說一下就可以被這些進化的簡易功能給取代的。

 

這讓我想起包益民書中曾提過的一個例子。

他在書中提到說

有次他拿到約翰走路酒商的紀念廣告大案子

他很希望可以請一個世界知名的導演來拍這個廣告

但那個導演的價格十分昂貴

雖然他在心中已訂了一個高價有個底

但最後還是高不過那導演所提出的價碼

於是最後他只好請他心中的第二人選來拍這個廣告。

他說他一直不懂為什麼那位導演價格如此昂貴

但是有天他在雜誌上看到關於那位導演的訪談

他就明白了為什麼這位導演的價格如此昂貴。

雜誌訪談中那位導演提到

為什麼他價格如此昂貴?

那是因為這些製作人請他來拍廣告

並不是只是單單花錢請他來拍廣告而已

這些錢還包括了買他曾去過的旅行經驗

買他曾讀過的書、他曾喝過的酒、他曾品嚐過的任何事物

所以這些錢不是只有單單拍一部廣告而已

這些錢等於買到了他生命中的所有美好的事物。

因此他才能拍出這些人心目中最好的廣告

所以這種價格如此看起來

是一點也不昂貴。

 

也因如此

對於上級人士認為剪輯影片很簡單這件事

我是感到十分訝異和極度的生氣。

與其隨便讓你們找人進來

還不如我去找個人

於是我就找了個專業人士進來當我的夥伴。

當然也不是說我隨手一抓就有

只是因為這也算是巧合。

剛好有個朋友當完兵

因為他的未來計畫想教書

所以他下學期在母校有兼職助教機會

但是因為課程不是每日都有

他才有了兼其他差的機會。

其實找他進來幫忙這過程挺順利的

我想一方面是像他說的

「畢竟這也是有歷史的建築物,總是會有些安排」

再來就是我想上級人物可能也覺得剪輯簡單

所以找誰來也不會有多大差別。

 

當我跟夥伴說

「其實這幾天我發現,剪輯影片會讓我有罪惡感,因為我發現現實和影片有落差」

他就跟我說

「妳就這樣想,影片就是替現實化妝」

聽他這樣講

有一種豁然開朗跟安心的感覺

嗯嗯,很高興他是未來想為人師表的人

我已經先嚐鮮到了他的感化度啦!

 

其實關於影片和現實的落差這點

我有跟主子聊過這個話題。

主子問我「 其實妳現在做的比較接近紀錄片,怎麼沒想過唸製作紀錄片? 」

我說「 因為記錄片讓我害怕啊 」

沒錯,我十分害怕紀錄片

而且以前說不出來那種為何油然而生的討厭

最後之所以會理出個所以然

得感謝「翻滾吧!男孩」那部片。

 

之前因為和顧問相欠債

所以我去她工作的地方當義工。

那時剛好有個講座是請到「翻滾吧!男孩」導演來講談

而我就是從他那裡悟道的。

那晚,我也看了當年炙手可熱的「翻滾吧!男孩」

而一播放結束

隨即而來就是講談。

在我印象中

好像是有民眾問到「為何可以捕捉到那麼多有趣的畫面?」

這位民眾的意思是,這些畫面太有爆點及太戲劇性的好笑

畫面是有經過事先安排嗎?還是碰巧拍到?

林育賢答「 你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去等這些你想要捕捉的畫面 」

有沒有!有沒有?

好恐怖啊!!!

就是這句「你想要捕捉的畫面 」

讓我當下背脊涼到頭頂。

原來我一直對記錄片反感的原因是在於

那是道地的掛著羊頭賣羊肉啊!

若以電影或廣告來說

那就是掛著羊頭賣狗肉

那些都是假的啊,那些都叫做創作

而非真實。

為什麼貼近真實反而讓我害怕?

我害怕的並非真實

我害怕的是人拿著真實排列出自以為的真實

當然我不是說「翻滾吧!男孩」的真實是一群可憐的小男孩被當作馬戲團在耍

我的意思是"真實"只要經過人為

那種真實並不是全盤的真實。

就以「翻滾吧!男孩」來說

假如導演不是有趣的人( 是的,林育賢是很童趣的人 )

假如導演是王晶哩?

我想他的觀察角度大概是男孩們的性器官

那假如導演是蔡明亮哩?

我想他的角度應該是指出男孩們的體育場有多簡陋

那假如是吳宇森哩?

不用我說了,男孩一定會被拍的跟鴿子一樣驚慌失措。

 

懂我在怕什麼哩吧?

我怕的是導演們看待真實的角度

而非真實本身。

記錄片就是打著真實牌當噱頭

名副其實的掛著羊頭說我們真的是賣羊肉

而且雖然他們是真的賣羊肉

但是器官和肉的部位不同

你進去店內吃的是羊肉沒錯

但其實不同部位的肉,味道並不等於全身的羊肉啊。

這種用單一角度的視點操弄著真實本身的單一重點

其實跟狗仔隊沒兩樣

主觀意識很重。

 

雖說導演本來就是拍出自我主觀的電影

但是這劇本是活生生的人啊

是活生生的事件

而非腦中想像

就單憑元素的來源取自真實

我就覺得很恐怖。

 

而且其實坦白說

我覺得人們觀看紀錄片的方式

就是帶著眼見為憑的角度去觀看。

「喔喔,因為我看到了,所以那就是真實!

   而那隱藏在攝影機背後的,那一些因為我沒看到,

   所以那就不大重要 」

紀錄片這種東西

只會讓人更有藉口去懶得理解真實

因為他們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進戲院

去看"被安排好的真實"。

 

這也是為啥我討厭紀錄片的原因

我寧可用想像去創造個假世界

也不想用真世界去創造個想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itingoing 的頭像
    waitingoing

    叫做貓頭鷹的少女II

    waitingo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